夜雨——您身边的旅行家园—旅行线路—自助游—游记攻略—深度游专业策划机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4 00:00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7-10-29 18: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力是田径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也是前我国田径运动需要加强和争取在2008年北京奥会有所表现的项目之一。4X100采接力作为田径项中的集体配合项目,有其特殊的技术特点,本文从交棒形式、交接棒地区、起动形式、标志判断、应急准备几方面环节进行分析。
      
       一、交接棒形式
      
      接力捧的交接形式有下压式和上挑式两种,采用哪种交接形式,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习惯和对交接棒形式的适应能力,但是从发挥臂长的潜力比较,下压式比上挑式更具有优势。
      从接棒运动员的角度看,采用下压式交接棒时,接棒人上体略为前倾,向后伸直手臂,掌心向上,整条手臂大致与地面平行;而采用上挑式交接棒时,接棒人手臂下垂,手腕固定在同侧腿的大转子外侧。由于手臂位置不同,采用下压式的运动员,接棒点可以比上挑式往后延伸20~30厘米。
      从交棒运动员的角度看,如果接棒者采用上挑式交接,由于接棒人手臂下垂,掌心虎口较低,交棒人也只能低垂手臂递棒;而下压式由于接棒人手臂后伸与见面平行,接棒点比较高,交棒人也可以水平向前伸直手臂递棒,其交棒点比上挑式向前延伸20厘米左右。
      通过对接棒点和交棒点的综合比较,下压式可比上挑式提前40~50厘米的距离进行交接,4X100米接力共有三次交接棒,如果每次能提前40~50厘米交接,全程可少跑120~150厘米,也就是少用0.1~2秒的时间,这对于精确到0.01秒就决定胜负的接力比赛来说,也是相当可观的。
      另外,下压式还有一个上挑式不具备的优点,即接棒人接到棒后,手臂转为正常摆臂时,手里握的已是接力棒的后端,不需要再调整;而用上挑式的运动员在接棒时手里拿到的是棒的中段或棒的前端,这种握棒方式无法把棒交给下一名运动员,运动员必须调整接力棒在手里的位置,最常见的调整方法就是把接力棒的后端在身上磕碰一下,从而使手握到棒的后端,这就多了个中间环节,延误运动员的加速度,并且增加了掉捧的隐患。在高速跑的接力赛中,中间环节当然是越少越好。
      
      二、交接棒地区
      
      在4X100米接力比赛中,接力区共长20米,前面还有10米预跑区,接力规则规定交接棒只能在20米接力区内完成,我们把接力区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长5米,如图:
      在第一区交接棒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接棒运动员起动还不到15米,接棒人绝对速度较低,容易形成交棒人与接棒人之间距离过近,交棒人被迫降低跑速,造成两人在低速中交接棒,延误通过接力区的时间。美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在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37秒86夺冠时,曾采用在第一区交接棒。据中国教练员观摩组在现场的观察,美国队第三棒史密斯在接到棒时才起动了五步,而第四棒刘易斯在接到棒时才起动了六步,美国队在第一区交接棒,是因为四名接力运动员在当时的速度实力比其他队雄厚得多,只要保证不掉棒便可稳拿冠军的缘故。
      在第四区交接棒过于危险,接力赛速度很快,女子运动员跑过5米亦只用0.6秒左右,在这里交接棒已无应急余地,极易出现犯规。
       在第2区与第3区交接处(即进入接力区10~12米)进行传递棒是比较合适的,有几个优点:
      
      (一)交棒者与接棒者在此区域速度相当,能在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进行交接,减少失误。
      (二)接力是竞赛激烈的项目,在比赛时易出现意外情况,如接棒人判断标志失误提前起跑,或是交棒运动员因为后程体力不支而速度过慢,出现这些情况不能顺利交接时,则还有8~10米的距离进行调整,留有余地采取应急措施。
       (三)从接棒运动员的心理来看,起跑后手未拿到棒前,心里总是悬着,紧张程度较大,拿到棒后立即可以集中全部注意力进行途中跑,因此交接棒时间不宜太晚,在进入接力区10米处较合适;而交棒运动员进入接力区后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准备交棒,体力又处于大量消耗之末,在接力区10~12米处往往是能进行最后;中刺的阶段。
      
      三、起动形式
      
      在接力比赛中,接棒运动员看到前一棒运动员跑到标志点,立即起动跑出,起跑阶段有两种不同的形
      (一)接棒者与所设标志之间的距离约为5~6米,接棒者单手撑地,全力起动和疾跑,这在我国接力比赛中比较多见。
      (二)接棒者与所设标志之间的距离较长,约长8米甚至8米以外,接棒者手不撑地,起动也不用全力,只用可控制的亚高速,所用加速的距离也较长,美国队常用这种形式。 两种形式相比,第二种起动方法较合理。我们知道,在短跑的起跑和加速阶段,要迅速摆脱身体的静止状态,需要身体前倾,降低重心,越是早达到高速度,疾跑期间付出的力量越大,而且容易造成动作紧张,使前程消耗的体力过多,接力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用高速跑120米,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越早,越不利于后程保持速度,即使是在100米比赛中,运动员出现最高速度的地点,也应该放在50~60米,前程节省体力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国在大型比赛的接力赛中,不少接力运动员后程减速明显,这和不善于调配体力,前程消耗过多有关系。而用可控速度进行起动,可以使身体重心处于较高的位置,减少动作紧张度,延长最大速度的保持阶段,并在接力区有余力冲刺完成递棒任务。
      另外,采用可控制速度起动,更有利于接棒运动员与前一棒运动员的速度配合。接棒人感到自己起跑早了,则可以减慢起动速度,而在发现自己起跑晚了,则可加快起动速度,使起动速度具有灵活性,更适合于比赛实际的需要。
      
      四、标志判断
      
      在接力技术诸环节中,接棒运动员判断标志的犯错率是比较高的,判断标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交接棒的质量,导致判断标志不准确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判断高速跑来的前一棒运动员与标志的距离是接力跑特有的技术环节,需要镇定清醒的心理素质,目前在田径训练中,接力训练与单项训练相比,接力技术训练往往缺乏专门性和系统性,对于结合实战加强判断标志能力的训练更是少之又少,运动员只是凭日常一般判断目标能力去对付紧张激烈的接力赛所需要的特殊目标判断,心里缺乏踏实感。
      (二)目前不少运动员在接力比赛中是采用单手撑地的半蹲踞起跑方式,单手撑地起跑其实只是一种袭用形式,实际上并不能给接力比赛带来多少好处,尤其是单手撑地时,头部处于较底的位置,还要歪斜着往后看标志,这种姿势又削弱了判断目标的能力,尤其在多个持棒运动员同时蜂拥而至时,判断能力更容易受干扰。
      因此,要加强接力判断标志能力,除了要经常进行专门的模拟训练提高判断能力外,应采取不用手撑地的站立式起跑,使眼部处于较正常的高度,有利于对前一棒运动员的速度和位置做出正确判断。
      
      五、应急准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夜雨——您身边的旅行家园—旅行线路—自助游—游记攻略—深度游专业策划机构

    GMT+8, 2024-9-17 03:31 , Processed in 0.018616 second(s), 23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