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您身边的旅行家园—旅行线路—自助游—游记攻略—深度游专业策划机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23: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餐在凯里吃角角鱼火锅,4个人花了150元,因为凯里是酸汤鱼的发源地啦,不得不吃。这角角鱼和我们这里的汪刺鱼应该是属于同一种属的,但角角鱼生活在巴拉河中,是野生的,更为鲜美。我们要了2斤鱼,店主给我们秤了3.1斤,我们忙声明是2斤鱼,店主说,我知道你们是两斤,这3斤鱼呢去掉内脏刚好有2斤啦,真是让我们大喜过望,从来没有听说卖鱼是按净重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23: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可舟 于 2013-10-25 23:51 编辑

下午5点钟到了榕江县的三宝千户侗寨,这里平时的票价是10元,国庆期间上涨到30元,因为国庆期间增加了表演,表演内容有:震撼世界的民间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侗乡小夜曲——晚寨琵琶歌、人类服饰的活化石——空申苗族超短裙、穿在身上的史诗——摆贝苗族鸟羽服饰。

且慢高兴,我们一样都没有看到,因为表演在16:00之前结束!这次黔东南之行最遗憾的就是没能亲耳聆听侗族大歌。

千户侗寨里空空荡荡的,这里有最高的鼓楼,但鼓楼的楼梯口上锁。鼓楼正中地面有火塘,寨子里的人在晚上会围着火塘唱歌聚会。三宝侗寨边上有一条榕江,江边都是粗大的古榕树。
DSC_2110.jpg

DSC_2071.jpg

DSC_2077.jpg
(当地的孩童)
DSC_2084.jpg
(这是当地一位盛装的老妈妈,和家人出来游玩)
DSC_2089.jpg
(榕树下一位当地的老人)
DSC_2107.jpg



三宝鼓楼.jpg
三宝榕树1.jpg
三宝榕树2.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3 12:31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10-25 23: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透过你的镜头再看贵州,更美了,{:soso_e179:}{:soso_e17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丫头片子 发表于 2013-10-25 23:58
    透过你的镜头再看贵州,更美了,

    谢谢您的厚爱!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可舟 于 2013-10-26 10:32 编辑

    晚餐在榕江吃,4个人花了90元,点了炒菜:红烧鱼、黄瓜牛肉、西红柿鸡蛋,这里的菜量真的很大,我们带去的一包小菜又没有拆封。

    住从江。10月5日7:30出门,因为岜沙坐落于从江县海拔550米的山坳上,进山的道路窄小,昨天就堵车了,游客只能步行上山,所以今天要早些出门,结果山道上没有见到一辆车,我们的大巴一直开到寨门。

    岜沙有300余户,1000多人,因地处偏远,保留了古老的生活习俗。其装束有秦汉遗风,岜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女性则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

    我们到达寨门的时候,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响芦笙、芒筒, 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内。沿着林中石板小道走进寨子,古朴民风扑面而来,岜沙苗寨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这里的男孩和成年男子人手一把火药枪,好不威武潇洒,拥有一把枪是每一个男孩子童年的梦想,没想到在这里竟然成了男孩的标配!小男孩的枪也是真枪哦,只是不给他们配火药,只有15岁以上的成年人才可以随身携带火药。也许枪是父亲亲手制作的送给儿子的第一份礼物。童年的伙伴就是一起扛过枪的人,这才是真正的铁哥儿们!
    未标题_全景图1.jpg

    DSC_2348.jpg

    DSC_2357.jpg

    DSC_2365.jpg

    父与子.jpg

    DSC_2146-1.jpg

    DSC_2148.jpg

    DSC_2155.jpg

    DSC_2195.jpg

    DSC_2204.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2 09:4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10-26 1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必须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0: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可舟 于 2013-10-27 20:06 编辑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


    岜沙每个男孩在15岁必须举行一次成年礼,行成年礼那一天,由房族中的本家鬼师为他剃头,梳成“户棍”,完成祖上传来的严格仪式,背上父亲为他打造的猎枪,就标志着他的人生进入了独立的阶段。岜沙人认为顶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树根深深地扎在岜沙人的身体里,为了树木茁壮成长,必须时时清除树下的杂草,所以他们用镰刀把周边的头发剃得干干净净。这种发型其实是挺酷的,现在我们这里的时尚青年也喜欢上了类似的发型,不知道发型师是不是在岜沙得到的灵感。
    DSC_3501.jpg
    (我们这里的时尚青年)

    那“树皮”则是岜沙妇女手工纺织靛染而成的,黑色中闪出紫色的神秘金属光泽,好像太空服的面料,我摸了一下,居然是硬硬的全然没有棉布的质感,据说是用板蓝根加豆粉加一些鸡蛋清调成泥状刮到布匹上再蒸煮晾晒而成。这是一个神秘的大山深处的民族,民风民俗保持得那么原汁原味让人欣赏感动!那种人与自然的关系,那种浓浓的爷孙情、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让我们这种所谓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无比唏嘘感慨!

    DSC_2365.jpg

    父与子.jpg

    DSC_2131.jpg

    DSC_2174.jpg

    DSC_2177.jpg

    DSC_2315.jpg

    DSC_2316.jpg

    DSC_2330.jpg

    DSC_2333.jpg

    DSC_2338.jpg

    DSC_2341.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顶帖!没有人顶我就失去了写作动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0: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可舟 于 2013-10-26 10:51 编辑

    还记得电影《阿凡达》中那感人的情景吗?人们用自己的发髻与记忆树的触须相连,感受祖先的生活。岜沙人就是这样,他们头顶的发髻永远都不能剪除,好像祖先留下的血脉不容割断,而且岜沙人把树木当神祭拜,就像阿凡达他们一样,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人死后埋在树下,认为这样灵魂才会不灭,他们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

    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作水晶棺材的底座。据说砍树的时候没有一位岜沙人围观,而当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如今亭子还在,树桩还在,记忆还在,阿凡达还在!
    DSC_2355.jpg

    DSC_2349.jpg

    DSC_2353.jpg

    DSC_2354.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28 11:59
  • 签到天数: 17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0-26 11: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可舟 发表于 2013-10-26 10:49
    还记得电影《阿凡达》中那感人的情景吗?人们用自己的发髻与记忆树的触须相连,感受祖先的生活。岜沙人就是 ...

    其实树也还在啦,在北京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12: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miduoduo 发表于 2013-10-26 11:22
    其实树也还在啦,在北京而已

    但不在岜沙,而且岁月再也不能给它刻上年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0-26 15: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的游记,漂亮的摄影!
    支持LZ!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28 11:59
  • 签到天数: 178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0-26 16: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可舟 发表于 2013-10-26 12:06
    但不在岜沙,而且岁月再也不能给它刻上年轮。

    嗯嗯,是的~再也无法刻上年轮,这是最遗憾的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可舟 于 2013-10-27 20:24 编辑

    岜沙人的谷仓和居住地是分开的,为了防止火宅毁灭一切,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这里没有小偷,因为老祖宗还定下一条规矩,凡是偷窃他人财物,必须出罚他米、酒、肉各120斤供全寨人享用,这真是一个有温度的“酷刑”。

    路过米仓,我们来到了东方坡,坡的两边岜沙女子已列队迎接,坡上岜沙汉子拿着芦笙和火铳。原来岜沙人也崇拜太阳,为了表示对太阳的崇敬之心,这个坡是要倒退着走上去的,在岜沙女子的带领下,在芦笙的伴奏中,我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倒退着来到坡上,这时火铳依次鸣响,岜沙的欢迎仪式隆重热烈。

    我们来到岜沙人最神圣的芦笙堂,这是古树围绕的一块平地,是岜沙人祭祀、聚会的重要场所,有大半个篮球场那么大。
    DSC_2310.jpg
    (芦笙堂)
    DSC_2182.jpg
    (晾晒的水稻)
    DSC_2187.jpg
    (东方坡上迎接我们的姑娘)
    DSC_2266.jpg

    DSC_2325.jpg
    (岜沙人的粮仓,岜沙男人要挑100多斤的担子走在这窄窄的木板台阶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 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许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没有被小伙子抱过,是很丢人的事。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来的小伙子抱过,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众的美女啦!所以,但凡有外乡小伙子来到岜沙,姑娘们会用各种方式挑逗他,让他把岜沙的姑娘抱个够。有时候会有胆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吓得狼狈逃跑,姑娘们就会开心大笑起来。

    我们在芦笙堂边上的木凳上坐定,原生态的表演就开始了,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岜沙人,在场边解说的也是岜沙人,他的普通话讲得非常好。开始是拜树神仪式,接着是《芦笙舞》表演,一部分岜沙汉子在场地中间围成一圈,双手捧着大大小小的芦笙,一边吹奏,一边有节奏地晃动身体,还有一部分岜沙汉子和岜沙女子在外围舞蹈,男子边吹奏芦笙边跳跃腾挪,女子则双手持帕,随着节奏不停地穿插旋转。


    一段舞蹈结束后铿锵有力的芦笙古乐再度响起,听起来就像是刀枪剑鸣,大砍大斫,气势磅礴,就像是战场上冲锋的号角,中国民族舞蹈金奖作品《斗牛》上演了。我可以说岜沙的舞蹈是中国的拉丁舞吗?因为它有伦巴的细腻缠绵,有西班牙斗牛的果敢刚毅,有美国水兵在甲板上跳牛仔舞的那种随意洒脱甚至是吊儿郎当,有桑巴舞的摆臀扭胯一挫一顿,还有恰恰恰的飞快舞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存档|手机版|夜雨——您身边的旅行家园—旅行线路—自助游—游记攻略—深度游专业策划机构

    GMT+8, 2024-9-17 03:30 , Processed in 0.055897 second(s), 23 queries .